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主页 > 灾区巨变 > 灾区新闻 >
20万人“游”进青川(2011-04-02)

    【来源:四川日报】“太震撼了!”3月25日,由中央外宣办组织的全国网络媒体负责人、省市外宣办(网宣办)负责人考察团,来到青川地震博物馆。截至目前,参观青川“三基地一窗口”展馆陈列室等的人数,已突破20万人次。

    青川“三基地一窗口”建设的线路选择和参观点打造,独具匠心。在规划上,设计了一个线路、15个陈列室和一个地震博物馆;在线路选择上,坚持道路畅、景点多、耗时少、内容好的指导思想,遴选出该县最科学的参观线路。此外,还聘请专业规划设计人员进行设计。以青川地震博物馆为例,整个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建筑投资4300多万元。在外形上,整幢建筑形似“5·12”字样,安置了防震垫,需要时,建筑馆可以平移,体现了设计新颖,功能齐全,布展精致,质量坚固。

    为给参观者留下深刻印象,增强感染力,青川县在陈列室的建设中,注重突出特色。青川地震博物馆由七个展厅组成;枣树村陈列室主要展示“两幅标语”精神;马鹿中小学陈列室重点展示举牌娃娃徐广的感人故事;大院回族乡陈列室主要展现回汉一家亲的故事情节;其他各陈列室特色各异——参观者评价,青川“三基地、一窗口”的陈列室(馆)既有共性又有个性,避免千篇一律,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现场:

    威虎山下再慕“鱼”

    威虎山下,木鱼中学。3月16日,沐浴着和煦的春光,记者又一次来到这里。

    此时,已近中午时分。门卫按动控制键,缓缓为我们打开电子门。校园里,吃过午饭的住校生有的在打乒乓球、有的在树阴下温习功课……

    在新建的塑胶操场边,记者碰到正准备回家吃饭的木鱼中学初二年级老师张雪梅。3年前,同一个地方,我们也曾这般相遇。然而那一次,她正看着抚顺消防和鞍山消防的官兵们紧张清理地震废墟。

    木鱼中学校长黄孔德记得3年前的5月15日中午,温家宝总理扶着初三学生王云霄的肩膀说,“房子倒了,还要再建;没有吃的,很快就会送来;学校要重新建,而且要比原来更好,你还能念书。”

    3年后,总理的话变为现实。校史上,留下这样一串“时间表”——

    2008年5月24日,木鱼“帐篷中学”在部队帮助下完成搭建,学校复课。

    3天后,奥鹏中心捐助的156顶帐篷、两部发电机、10台电脑、2台液晶彩电、2台DVD,还有4767件课本、笔和书包等学习用品和部分生活物资运抵木鱼镇中学。

    2008年9月1日,木鱼镇中学板房学校开学。

    2010年2月1日,浙江省援建青川指挥部负责人将一枚象征新校舍交付使用的金钥匙,交到青川县政府负责人手中。

    “现在的学校很美!”尽管已经搬进去上学一年多时间,孩子们对新学校的喜爱之情仍未褪去。多媒体教室、实验室、计算机室、多功能室、图书室以及塑胶跑道、篮球场,现浇全框架结构,抗8级地震……一座可容纳2000余名中小学生就读和住宿的木鱼中小学,重新在威虎山下伫立。

    “我一定要努力学习,争取考取省内重点高中!”采访中,记者见到拄着拐杖的李甜甜,如今,她已经是初三学生了。

    离开木鱼中学,记者来到木鱼集镇。镇长侯臣介绍,震后3年,是木鱼镇建设项目最多的3年,中央基金、援建资金与补助类项目,直接投资近4亿元,大小项目52个。侯臣说,这里每幢建筑都七度抗震设防,主街宽度20米,是全县街面最宽的农村集镇。放眼望去,集镇的大街小巷全是沥青路面,街道两侧种满桂花和香樟。目前,镇上居民住房已全部建成入住。

    木鱼镇党委书记冀泽林告诉我们,木鱼镇确定了“生态立镇,产业富民”的工作思路,提出“五个木鱼”目标,即畅通木鱼、产业木鱼、生态木鱼、平安木鱼和幸福木鱼,未来,这里将成为青川的东部交通节点和产业龙头。

    读图印象:

    ● 新华社记者 杨三军

    记不清到青川采访有多少次,然而,每一次来都会看到新变化,都会有新感悟。

    在地震之初的抢险救援阶段,记者看到,青川县城成了一片断壁残垣的废墟,到处搭建着各式各样的帐篷,不少震后惊魂未定的人们不禁担心:青川还有明天吗?

    然而,像绵延的大山一样,顽强、坚韧的灾区人民在灾后不久便喊响了“震不垮的青川人,震不垮的青川精神”“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成为了永不向命运低头的青川人和青川精神的生动写照。

    ● 广元日报记者 陈莉

    地震后,记者在青川看到,突如其来的“5·12”汶川特大地震使美丽的青川山崩地裂、满目疮痍。剑青公路上数百处塌方让通往青川的生命线一度中断,不少轿车被巨石砸成了“铁饼”,路旁的农房绝大部分都坍塌了,沿途的几个乡镇几乎都成为了废墟,许多人都在惊恐中寻找生的希望……

    经过两年多时间的重建,青川大地已旧貌换新颜,处处充满生机和活力,变化之大让人震撼。行驶在剑青公路上,记者看到,美丽的山水间,一排排整齐的新农房在金黄的油菜花映衬下格外漂亮,一座座崭新的学校、卫生院拔地而起……青川这个余震最频繁、余震震级最大的极重灾区比震前更美丽了。

    ● 四川在线记者 何海东

    灾后重建以来,每次到青川采访都有新感觉。特别是他们用砖木、钢木等几种结构建成的农房很有特色,既安全又经济实用还生态,就象点点繁星,呼啸群山。印象很深的是,这里交通恢复重建很快,以前从广元到青川采访总要翻越酒家垭这座大山,而现在到青川过酒家垭隧道就快捷多了,其它通乡通村公路也修得很好。春天来了,到这里采访,处处春暖花开,从人们幸福的脸上看得出,基本完成重建任务的青川,到处都有一股升腾之气。

    访谈:

    青川县委书记向此德:

    造一个“产业青川”

    3月20日,当记者到青川县关庄镇高坝社采访时,正好巧遇履任不久的青川县委书记向此德。针对青川灾后恢复重建和未来发展,展开了一次对话——

    记者:又一次来到青川,感觉这里变化很大。青川县灾后恢复重建有什么特点?

    向此德:“5·12”特大地震致使青川6.4万户农房受损,其中5.3万户农房需要重建,1.1万户农房需要维修加固。面对余震不断、建材紧缺、运输成本高、无宅基地调剂、贫困面大等现实困难,青川的灾后恢复重建体现了“两个坚持”:一是坚持民生为先,把灾后农房重建放在首位;二是坚持规划先行,科学引领灾后农房重建。3年来,我们努力探索川北山区多快好省、经济安全、富有特色的农房重建新路。到2009年底,青川农房重建任务全部完成,受灾农村群众全面入住新居。

    记者:感觉浙江元素在这里体现得非常充分。

    向此德:是的,这也是我们特别铭记的一点。浙江省的对口援建,加快了整个青川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农村集镇基本建成,城乡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现在,青川的每个乡镇都建有高标准学校、卫生院、供水站、垃圾处理场,村村建有卫生站、活动阵地、分散式集中供水工程、垃圾收集房。目前,智慧岛教育园区和52所学校全面建成投入使用,县人民医院和35所乡镇卫生院设施设备、医疗水平整体跨越,全县20多万群众饮上了安全水,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记者:我去看了竹园经济开发区,看到黄沙浙商产业园的基础设施及配套工程建设已完成,塔坝生态药业产业园、碑娅新材料产业园也已完全具备企业入驻条件,好几个项目建设正在进行。对于未来青川的发展,你和你的团队有何设想?

    向此德:我认为,青川已经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新阶段,就像我前面所说,很多发展的基础条件已经较震前大大改善。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我们将力求在两个方面实现大的突破——

    农业方面,我们将以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加快推进农业的工业化进程。围绕农民持续增收、农业持续增效,以特色农业为方向,走山区林业综合开发之路。

    工业方面,我们将以更加开明开放的思想、更大的气魄,高起点谋划工业,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强县”之路。按规划,“十二五”期间,青川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将达30.3%以上,“十二五”末基本建成50亿元工业园区,2020年基本建成百亿工业园区,造一个“产业青川”。

    读数:

    61.7%

    截至目前,青川分类保障的8804套居民住房交钥匙,入住率达61.7%。

    20多万

    青川水利设施有效恢复,浙江援建的34条防洪堤全部交付使用,东河口、石板沟等3处堰塞湖一期治理工程完成,全县20多万群众安全饮水得到较好保障。

   
 
 



版权所有:四川依然美丽大型公益活动组委会
E-mail:138912111@qq.com
郑重声明:“四川依然美丽”、“熊猫奖”、“熊猫奖”奖杯均为注册商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