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拖着从抗震救灾烽火线上下来的疲惫身躯,来不及回味一下抢通各条生命救援通道的胜利历程,来不及休整一下酸疲欲倒的身躯,更来不及抚慰一下充满创伤的心灵,浑身沾满震灰的交通局领导班子齐集临时办公帐蓬内,身负使命紧急研究道路的修复、应急保通和客运公交、出租汽车的恢复营运,因为他们深知地震震垮的不是道路而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基础,居民生产生活出行困难,应急抢险救灾物资难以及时运达等等一系列问题都是作为先行者——交通人应该予以考虑和解决的。于是他们运用集体智慧,谱写出了交通主旋律,吹响了灾后重建的号角,带领交通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唱响了交通重建之歌,奋勇奔赴交通重建主战场,拉开了交通科学重建的帷幕。
——面对灾损、谋定目标、勇挑重担,交通迅速转战灾后重建
面对全市因地震带来的巨大灾难,交通局领导班子反应迅捷、科学部署、统筹协调、沉着应对,在极短时间内全力抢通了市域龙池、虹口、青城后山、向峨各条以及通往震中区阿坝州汶川、映秀的国道213线等水、陆生命救援通道92.7公里,及时提出了“一个月内全面恢复震前在建项目施工,三个月内完成《都江堰市交通灾后重建规划》,半年内恢复毁损轻微道路到震前服务水平,一年内恢复市域交通主干线道路,二年内完成在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三年内实现市域交通路网上档升级”的灾后重建工作目标。
——靠前指挥、奋力拼搏、科学实践,交通再建灾后重建新功勋
一是带头人靠前指挥、创新方法、躬身践行,为交通广大党员干部职工注入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
作为交通灾后重建的带头人,高成君同志面对前所未有的工作压力,进入了沉思,“我该做什么呢?又该怎么做呢?”经过反复思考,他个人认为当务之急是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措施,有力推进交通灾后重建工作科学、规范、有序、快速发展。在推进307个重建项目工作中,高成君同志日夜奔赴穿梭于各重建主战场,现场指挥、创新方法、躬身践行科学发展观。为快速推进农村住房重建和交通科学重建,他带领交通局班子,邀请成都市交委相关领导、道路桥梁建设专家,召集项目管理负责人、施工单位负责人进行研究,以“以人为本”的理念,形成“白天让老百姓运输,推进农村灾后重建,夜晚10时至次日凌晨6时筑路员工挑灯奋战”的方案,切实解决了通行与建设这对矛盾,“错时建设工作法”由此诞生。为将有限的建设资金合理利用,打造精品旅游公路,他又带领交通局班子邀请道路桥梁建设专家针对各个毁损点采取了个案分析、进行了优化设计、实施科学重建,节约资金近千万元。在成灌高铁建设中,高成君同志亲历亲为,亲自带领工程技术和拆迁工作人员提前介入,不辞辛劳,八方协调,积极协助相关部门和单位对铁路建设进行规划选线,如期配合完成了该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和征拆工作,确保了铁路建设顺利实施,实现了快铁于2010年5月12日胜利通车。
二是措施果断、奋勇争先、全力救援,“8.13抗洪”抢通保畅工作成绩显著
特大洪灾过后,通讯中断是集结交通战线职工最大的困难,交通中断是实施生命大救援最大的阻挠。险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早一步抢通道路,就能救更多的人”的使命感,促使局班子在通讯中断的情况下,采取果断措施,以各种手段迅速集结、组织交通战线干部职工,动员所有可能动员的力量,安排各工作小组,迎难而上,迅速冲锋到抗洪救灾抢通生命救援通道的前沿战场。
在以高成军同志为班长的交通局党组的统一指挥下,高成军、陈宏、梁恩成、刘先志、杨虹、李秀斌等交通局领导班子成员身先士卒,特别是在高成军局长吼出“誓死保卫灾区生命救援道路通畅!”战斗口号和“他不顾生命危险,冒着泥石流,只身徒步迂回往返10余公里到都汶高速龙池连接线探路”躬身践行的精神感引下,局机关、金堰公司等系统各单位和成都志德公司组派参战的400余名交通抢险战士倍受鼓舞、士气高昂,不顾个人安危,查勘灾情、精心筹谋,积极调集24台挖掘机、27台装载机、1台吊车和5台油灌车,生死鏖战、克服重重困难,在极短时间内尽全力抢通了全市山区受损道路。13日13:20,第一时间抢通了都江堰城区通往虹口景区的旅游道路,清理塌方0.8万方,泥石流1.2万方;13日21:10,抢通都江堰城区通往龙池镇的旅游道路,清理塌方1.2万方,泥石流3.1万方;14日23:50,抢通龙溪大桥至都汶高速连接线道路,截止22日保通清理塌方约25000方,圆满完成了山区受损道路的抢通保通工作任务。由于天气异常,洪灾不断,交通一干抢险将士至今仍昼夜奋战在龙池、虹口、都汶高速龙池连接线、蒲虹路等道路的保通和龙池路南岳上段抗洪抢通战场上。
在局党组的统一指挥下,局党组成员、交管所长周梦倩同志从13日19:10以来,不畏艰难、八方奔走,积极协调组织、征用各类客货运输车辆、大型机具和油罐车投身到应急抢险的各现场工作,确保了交通各项抗洪救灾抢险工作的运力。组织客车58辆,从龙池转运受灾群众及游客1805人至各安全地;组织客车2辆,从虹口学校转运受灾群众35人至各安全地;组织客车17辆,从都汶高速玉堂出口转运受灾群众1020人至各安全地;组织客车9辆,从北街小学转运受灾群众及伤员232人至各安全地;组织客车12辆,从向峨转运受灾群众140人至各安全地;组织公交车5辆,从玉堂镇螃蟹河板房安置点转运受灾群众120余人至勤俭人家板房安置点;组织客车1辆,每天接送抢险机具手到各受灾抢险点;组织货车4辆,转运救灾物资到龙池等各受灾点;组织油罐车辆5台,运送抢险机具油料至龙池和阿坝映秀镇。由于我局道路运输行业建立起了信息畅通、反应迅速、指挥调度高效的应急运力储备系统,确保了应急运输迅速集结、按时到达指定地点,圆满完成了抗洪抢险应急运输工作任务。现运输应急抢险人员仍积极备战,随候调命、奋勇冲锋。
“只要有交通人战斗的地方,交通精神就永远斗志昂扬!只要有交通人战斗的地方,交通旗帜就永远屹立不倒!只要有交通人战斗的地方,任何天堑终就被辟变通途!”
——都江堰市交通局党组,真无愧为抗洪抢险救灾的英雄党组!
三是交通人众志成城、科学实践、浴血奋战,灾后重建取得阶段性的重大胜利
地震后,都江堰市交通局在都江堰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在部省市交通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立足于城乡统筹,全面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率先构建新型城乡形态、打造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区”的总体安排部署,以“率先构建覆盖城乡的交通现代服务体系”为目标,按照“三年目标两年完成”的总体要求,及时调整思路,提出了“加快推进完善‘五纵五横一轨一带’路网主骨架建设,全面实现县、乡、村道路整体改造,实现多通道进入主要景区,形成抗灾能力强、应急交通网络完善、综合服务水平高的市域路网体系”的大交通规划理念,修订完善了《都江堰市综合交通运输总体规划》,带领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心怀“灾后重建,交通先行”的理念,众志成城、科学实践、浴血奋战,全面恢复了客运公交和出租汽车营运,先后优质高效完成了成灌快铁、彭青路、聚青路、沙西线、IT大道、崇义立交、龙池和虹口旅游公路、蒲张路、蒲虹路等一大批交通灾后重建项目建设工作。两年多来,全市累积投入交通建设资金约135.53亿元,其中投入铁路建设资金共约75亿(拆征地迁资金约15亿元),完成了市域内42.914公里铁路征拆工作,确保了铁路建设顺利建成通车。投入国省县乡村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总资金60.53亿元,其中建安资金45.93亿元,改扩建道路555.93公里、新建道路747.42公里(其中包括城市规划区内道路、工业园区道路、农业园区道路),全市通车总里程达2054.67公里,地震后改扩新建道路里程相当于地震前历年建设里程总和,以“五纵五横一轨一带”为主骨架的市域交通路网体系初步建成,为助推都江堰市经济社会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交通承载基础。
——以民为本、规划蓝图、先建先行,交通再谋世界田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新篇章
2010年,围绕市上“打造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区”的中心工作目标,交通局领导班子又于6月上旬立足现状、认真研究、规划蓝图,及时提出了“根据综合交通规划,快速完善“五纵五横一轨一带”路网构架,全力打造串珠(“珠”:市域各景点和永久性安置点)成线交通公共服务体系(含路网体系和运输体系),广泛实施外连快速通道、市域主干线和河堤大道健康绿道建设,积极推进山地区和田园乡村自驾车旅游通道建设,配以全覆盖的交通运输架构体系,最终实现铁路、班线客运、公交、出租汽车等多种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和谐相融”的奋斗目标,充分发挥交通先建先行的职能,谋定了支撑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的交通体系构架新篇章。
在抗震救灾工作中,交通人无私无畏、不怕牺牲,冒着生命危险奋力抢通各条生命救援通道,“交通英雄”美誉不胫而走;在灾后重建工作中,交通人唱响“灾后重建、交通先行”主旋律,奋力拼搏、科学实践、浴血奋战,全力构建了以“五纵五横一轨一带”为主骨架的市域交通路网新体系,为助推都江堰市经济社会大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勋,建成的一条条道路犹如谱写了一首首富民强市的希望之歌,真不谛为“灾后重建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