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花镇玄郎村地处绵竹市西北龙门山脉,与绵竹市遵道镇、九龙镇接壤,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22户、1138人,总面积2.25万亩。全村共有党员39名。2008年“5.12”大地震,将玄郎村所有农房、旅游、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全部损毁,直接经济损失1.6亿元。由于地震断裂带从玄郎村穿过,且震后次生地质灾害频发,因此经请示绵竹市委、市政府同意,玄郎村重建实行跨镇安置。玄郎村在遵道镇棚花村安置点占地142.26亩,安置352户,户均宅基地面积达到200平方米,现集中安置点配套基础设施(包括道路、沟渠、武进友谊广场、化粪池、给水、排污管道)已基本完善,农房修建完成,去年年底100%重建农户已搬入新居。在前所未有的灾难和压力面前,孙秀华书记勇挑重担,以身作则,赢得了全村村民的拥护,带领玄郎村取得了灾后恢复重建的阶段性胜利,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认可,并获得了多项荣誉。
大灾降临,孙秀华舍小家顾大家,成为群众的主心骨。
地震发生后,玄郎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孙秀华迅速组织起村组干部在第一时间冲到房屋垮塌农户家里,展开营救被埋群众的“生命大营救”行动,却毫不理会那凝聚着半生心血、投资上千万的 “石龙山庄”已摇摇欲坠,却顾不上自己年迈的母亲还埋在废墟之下,当他把全村所有被埋群众清理完后,最后才把母亲挖出来,面对母亲冰凉的身体,一向以“钢铁男子”著称的孙书记,跪在地下,嚎啕大哭,“妈,你要原谅不孝儿子,我是支部书记,这个时候不能丢下老百姓不管呀……”。面对地震后余震不断、地震次生灾害频繁发生,孙秀华果断决定,组织全村群众安全转移到遵道梨花广场,妥善安置。每天,孙秀华总是来回奔波在安置点,哪家的帐篷搭得不结实,哪家孩子老人生病了,哪家的饮用水不够了,他都记挂在心上,一件件落实解决。那段时间里,他是玄郎村里晒得最黑的人,起得最早的人,睡得最晚的人。
2008年8月4日,乡亲们终于搬进了临时板房,孙秀华总算松了一口气。可不久,新的问题又出来了,由于乡亲们在山上住惯了,平时都烧木材,住进板房后,都在各自板房前的阶沿上用木板、花胶布搭起了临时厨房,在山上捡柴禾回来烧,这种缺乏消防常识的行为,严重威胁着村民的生命安全,这让孙秀华寝食难安。他立即组织专门人员每天对板房区进行安全巡逻,自己也早晚到每家每户查看、宣传板房消防安全。针对群众对拆除土灶和木板厨房意见大和群众的具体困难,他想群众之所想,组织村组干部统一买回玻纤瓦,为村民搭建起规范安全的厨房。在板房集中安置点,村两委启动了村、组集中安置点三级联动体制,加强夜间巡逻查夜,做好卫生防疫工作,保障了全体灾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大灾大难面前,玄郎村全体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沉着应对。
灾后重建,孙秀华尽心尽职,成为群众信任的大管家。
抗震救灾过后,如何尽快重建家园,让乡亲们走出地震阴影,重新过上幸福生活成为玄郎村村两委的头等大事。玄郎村地处地震断裂带中心,须异地重建。村两委一班人在孙秀华书记的带领下,多方奔走。在市、镇各级领导的关心下,在江苏武进的对口援建下,玄郎村最终在邻近的遵道镇棚花村调地142亩进行集中修建农房,安置村民。玄郎村共有修建农户352户,土地只有142亩,还要修建村委会、医疗点、群众健身广场等公益设施,土地非常紧张。既要按规划建设,又要节约用地,孙秀华召集村干部为此常常商议到深夜。基层的智慧总是睿智而新鲜的,在孙秀华的提议下,玄郎村决定突破村组等行政区划的限制,全村一盘棋,统筹建设大社区。点子很新,期望很高,但工作难度更大。那段日子,孙秀华养成一个新习惯,每天晚饭时间,他都会自带茶杯到几家群众家里,名为串门、拉家常,实者是挨个做村民的思想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解说,终于村里的想法得到了全村百姓的赞同和拥护。为了节约群众的建房成本,孙秀华书记顶风冒雨,四处联系具有资质的施工单位,硬是把施工单位请到和村民坐在一起,面对面的商量价格。他动用了所有的社会关系,托人情,欠人情,为群众争取最大优惠,在当时建房的高峰时期,村民以575元每平方米价格签订平方修建合同,以620元每平方米的价格签订楼房修建合同。为了帮助老百姓把好质量关,孙秀华还把玄郎村村委会办公室搬到施工现场,村组干部、武进援建人员对每一栋房子从放线、验槽到每一批建材进场的检验,每一个施工的工序都不放松。2009年底,玄郎村几百户老百姓高高兴兴搬进了新居,住进了漂亮的新房子。
找准新生计,孙秀华是群众美好生活的设计师。
灾后恢复重建胜利完成后,如何让村民挣到票子,实现村民的安居乐业?从事多年的经营、颇有经济头脑的孙秀华书记早已有了自己的思考——山上有银行、山下美家园、生活比蜜甜。山上,玄郎村素有种植核桃的传统,并且核桃的经济价值高、以存储,还可以进行深加工。现在,孙秀华已经组织老百姓将原有的1万亩核桃进行了嫁接,今年又计划种植3000亩,这将是玄郎村老百姓的摇钱树。山下,玄郎村充分利用安置点优美环境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村民经营农家乐,卖山货、开农家旅社。玄郎村的老百姓谈起孙秀华,都说他是个能人,是个好人,相信在他的带领下,玄郎村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
玄郎村点滴事例
玄郎村震前地处山区,村民普遍散居,思想较为封闭保守,缺少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交往。异地重建后,全村集中居住,村民之间的交流交往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密切,但同时这也为以前习惯单家独户居住的村民带来了一些新困扰,如何处理好邻里关系就是最为迫切和现实的问题。村民刚搬迁过来,邻里之间时不时会因为一些小事发生摩擦,村两委和村民代表一边有针对性的制定新的村规民约,一边组织村民开展集体文化娱乐活动,创造增加了解、互帮无助的机会,群众之间更加熟悉后,建立起了友好的邻里关系,彼此谦让,邻里矛盾逐渐变少。过去大山里的生活,村民们养成了不拘小节、大大咧咧的习惯,经常会不自觉地爆出粗口,也不太爱拾掇家里的陈列摆设,迁居新址,大家会为了顾及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看法,自觉改掉不文明的语言习惯,家家也打扫布置得非常整齐整洁。新的居住点,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备,以往村民们习惯随手乱扔垃圾,村干部就此召集村民开了好几个村民大会,会上村书记一是教育村民珍惜好的环境,二是不留情面的批评反面典型。同时,村里还组织了每周六的党员干部义务劳动日,推出文明户评选活动,现在村民不仅不会乱扔垃圾,还会自觉的捡起别人留下的垃圾,主动维护周边的环境卫生。